失智症
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的現象,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。如何減緩失智長輩在生活功能喪失速度,一直是康園努力的方向。為此,協助住民透過適當的生活支援,跳脫醫療模式進入社會模式,以全人的角度來看照護方式,讓住民在這裡安適的生活。


何謂失智症?
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的現象,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,指的是一群症狀,而不是導致症狀的疾病名稱。康園護理之家:大腦因漸進性不可逆功能退化,而產生記憶衰退併有至少一種認知功能缺損的症狀群。主要是以記憶力、定向力、判斷力、計算力、抽象思考力、注意力、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,可能出現明顯的記憶力衰退、智力喪失、思考障礙、社交及情緒功能障礙以及出現異常的行為。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,逐漸進入中度、重度、末期症狀,疾病退化的時間不一定,有個別差異。症狀通常是慢慢出現。一般病程約8 到10年,部分甚至長達20年。
生活具體照護原則
失智症會讓病人經歷很多類型的失落,表示會失去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控制力、失去獨立性、失去技能、也會失去從事某些能讓人感覺自己有用或重要的工作能力,因此病人自然會更加緊握目前還擁有的東西,所以可能產生反抗、否認或生氣的反應。瞭解病患如何感受,你才能找到可以幫助他在做了這些必要改變後,依然感覺能掌握自己生活的方法。照顧者必需確認瞭解病患的能力限制,看到「能」的部分。

失智症者只要透過適當的生活支援,也可以很安適的生活。

跳脫醫療模式進入社會模式,
以全人的角度來看照護方式。

評估失智症者過去「興趣」、「嗜好」、「職業」、「專長」、「重視的價值觀」、「目前最大期望」。
營養支持與進食:
- 評估每日熱量需求,注意個別營養
- 依據失智症者飲食嗜好與咀嚼能力提供建議。
- 規律用餐時間。
- 不批評或催促用餐速度使用。
- 餐具對比色協助確認食物位置。
- 可能喪失冷熱感覺,避免過燙食物。
- 出現拒絕進食時先找出原因,不以強迫方式餵食。
協助如廁:
- 評估自行上廁所的生理與認知能力。
- 依認知能力提供圖樣或文字指標。
- 避免使用尿布。
- 依個別性如廁時間不同協助如廁。
- 出現失禁時勿批評或責備。
- 適當提供助行器、尿壺、便盆椅等。
預防感染:
- 注意日常行為是否改變。
- 注意排尿量與次數。
- 注意體溫變化。
- 加強洗手。
- 在公共場所鼓勵使用口罩。
用藥管理:
- 評估服藥能力
- 確定確實服藥
- 紀錄服藥後行為反應並提供醫療人員參考。
問題行為照護:
- 勿爭辯
- 妄想時,
在可能範圍內順從失智症者意見安排活動轉移注意力。 - 幻覺時,
檢視環境是否有反光情形,或加強照明以減少症狀。 - 重複問話時,可以順勢轉移話題。
- 遊走時可以陪伴在旁,適時以其他活動轉移注意力,或評估是否有其他照顧需求。
- 遊走時注意步行能力與安全
- 攻擊時,照顧者不要有太激烈反應,並瞭解失智症者並非故意,而是有原因造成,需解決造成原因。
溝通技巧:
- 確定他們有聽到您在對他講話。
- 話語簡短清楚並以身體姿勢、圖片輔助,依失智症者能力調整說話速度。
- 留意失智症者是否有身體不適情形。
- 多肯定、少否定、勿爭辦、不糾正。
口腔衛生:
- 餐後確定刷牙清潔完成
- 假牙每日清潔
- 鼓勵佩戴假牙
- 可以綠茶漱口。
拒絕行為:
- 勿強迫方式進行照顧。
- 營造良好環境氛圍。
- 瞭解失智症者生活背景與文化
- 針對拒絕的事務引導。
補充飲水:
- 依據失智症者身體概況評估每日水分需求量,並分次提供。
- 出現拒絕飲水時,可以湯類輔助提供。
協助沐浴穿衣:
- 透過失智症者日常穿著習慣瞭解,按其穿衣順序,依序擺好,盡量在失智症者能夠接受的範圍讓他自己來完成,保有自尊心。
- 定期整理衣櫃
- 慣穿衣物可以置放於視線範圍內。
- 衣物材質選擇柔軟透氣,實穿、易穿。
- 簡化穿衣流程。
預防跌倒:
- 注意環境安全。
- 勿過長衣褲。
- 止滑地板及防滑鞋子。
- 慣用物品擺放隨手可得之處。
- 注意藥物副作用是否發生。
- 注意血壓與血糖變化。
- 檢視行走能力。
環境安全:
- 避免失智症者認知能力以外的尖銳物品或清潔化學物質的提供。
- 避免單獨讓失智症者處於陌生環境。
- 無障礙環境。
- 慣用物品不隨意變動。
- 提供圖樣指標引導。